彭博社12月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國債收益率飆升風險引發市場多米諾骨牌效應”(Treasury Yield Spike Risks Sparking Domino Effect in Markets)的文章,分析近期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可能對其他資產產生的影響。
在長期國債收益率與黃金價格的關系上,作者沒有做出非常確定的結論。但是文章中的一張插圖(下圖)顯示出美國國債收益率與黃金價格似乎是負相關。
每當遇到相關性問題,個人總是喜歡到芝商所網站中的QuikStrike期貨期權風險管理平臺去找答案。在最新的QuikStrike相關研究中(請看下面一張圖),黃金和30年債券的相關性只有19%。所以可以這樣說,黃金和美國的長期債券收益的相關性達不到可以互為指數的水平。
而同時,我們在圖中發現,黃金和白銀的相關性仍然在79%(圖中籃框部分)。也就是說,在金融期貨界經常強調的金銀比確實是有堅實依據的。所以如果僅僅從相關性這一點來看金銀比的話,金銀比是可以交易的。
但是我們過去曾經講過,任何兩個具有相關性的產品之間的價格變化,是由各自市場內部的流通性造成的。絕大部分時間二者價格變化的關系無道可循。從這一點上來說,交易金銀比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看法是:從風險管理這一角度來看,選用黃金和白銀期權來交易金銀比所承受的風險可能要比直接用期貨交易少得多。
金銀比目前處于歷史高位(62倍)。假定我們的研究和預測結果是金銀比將繼續下跌,在這一前提下可考慮采用如下黃金、白銀期權策略:第一買入白銀看漲期權,同時買入黃金看跌期權。第二,買入白銀看漲期權,賣出黃金看漲期權。
芝商所黃金白銀期權(OG,SO)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白銀期權市場, 為投資者提供了最佳流通性。芝商所黃金白銀期權市場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就是我們所說的標準期權(OG,SO),第二就是我們所說的短期每周期權(OG1,2,3,4,5和SO1,2,3,4,5)。
黃金白銀標準期權(OG,SO)和每周期權(OG1-5,SO1-5)都是美式期權,都可以交接為芝商所的黃金白銀期貨(GC,SI)。二者的不同點是:標準期權(OG,SO)每個月到期一次,而短期每周期權(OG1-5,SO1-5)每個星期五到期。
關于黃金市場的近期走向,我們上一篇關于黃金市場的短文“民主黨主政的白宮如何影響黃金價格?”,從技術角度談到目前黃金價格已經到了非常重要的技術區間:1775至1850。
就在文章發表后一個星期,芝商所今年12月黃金期貨(GC)在11月29日、上個星期二,交易到最低1767美元(請看下面一張圖)。此后,黃金價格強烈反彈將近100美元。個人認為黃金的這一輪從2099美元的回撤基本上告一段落。黃金價格會在1750至1850的范圍內橫向盤整一段時間之后,再繼續尋找價格向上的機會。
所有意見表達反映了作者的判斷,可能會有所變更,且并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屬公司的觀點。內容作為一般市場綜述而提供,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信息從據信為可靠的來源獲取,但我們并不保證內容是準確或完整的。我們不保證提到的任何走勢將會繼續或預測將會發生。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將來結果。本內容不得被解釋為是買賣或招攬買賣任何衍生品或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薦或要約。如果在任何司法轄區發布或傳播本內容會導致違反任何適用的法律法規,那么,本內容并不針對或意圖向在該司法轄區的任何人發布或傳播。
亞洲地區免責聲明
助力世界進步:芝商所包含四個指定合約市場(DCM),即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CME)、Chicago Board of Trade, Inc. (CBOT)、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NYMEX)和Commodity Exchange, Inc. (COMEX)。CME的清算部門是CME集團的衍生品清算機構 (DCO)。
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品和被清算的場外(OTC)衍生品具有虧損的風險,因此并不適于所有投資者。交易所交易和場外衍生品為杠桿投資,由于只需要有某合約市值一定百分比的資金就可進行交易,所以損失可能會超出最初存入的金額。本資料(在任何適用法規的含義范圍內)均不構成招募說明書或公開發行證券,也不構成任何買入、賣出、或持有任何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的建議。
本資料中所含信息由芝商所僅為一般介紹性用途而編制,并非旨在提供建議、亦不應解釋為建議。雖然芝商所已盡最大努力確保本資料中的信息在截至資料發布之時的準確性,但對于任何錯誤或遺漏概不承擔責任,亦不會對本資料進行更新。另外,本資料中的所有示例和信息僅作說明之用,不應視為投資建議或實際市場經驗的成果。 與規則及合約規格相關的所有事項以CME、CBOT、NYMEX和COMEX正式規則手冊為準。在任何情況下(包括與合約規格有關的事項)均應查閱現行規則。
在新加坡,根據《證券與期貨法案》(SFA)第289章,CME、CBOT、NYMEX和COMEX均作為被認可的市場運營商受到監管,且CME作為認可的清算機構受到監管。除此以外,芝商所的任何實體均未獲準在《證券與期貨法案》下從事受監管的活動,亦未獲準根據《財務顧問法》第110章提供財務咨詢服務。
芝商所任何實體在印度、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臺灣、泰國、越南以及其他任何芝商所未獲得經營許可或經營會違反當地法律法規的司法轄區,均未進行注冊,也未獲得許可或聲稱提供任何種類的金融服務。在上述司法轄區,本資料未經任何監管機構審閱或批準,使用者應承擔獲取本資料的責任。
CME Group、地球標志、CME、Globex、E-Mini、CME Direct、CME DataMine和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是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的注冊商標。 CBOT和Chicago Board of Trade是Board of Trade of the City of Chicago, Inc.的注冊商標。NYMEX和ClearPort是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的注冊商標。COMEX是Commodity Exchange, Inc.的注冊商標。
?2020年CME Group Inc.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通訊地址: 20 South Wacker Drive, Chicago, Illinois 60606